自创武学动态思考,让演绎法和归纳法在

清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:古今之成大事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

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此第一境也。

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此第二境也。

“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此第三境也。

思考的技巧,较无争议,且应用得较为广泛的,是“演绎法”与“归纳法”。一般来说,多数人,都只能单独运作(演绎或归纳,择一)。

  年的夏天,一份不知名的灵感,突发奇想:“人类的大脑,有没有可能,可以让演绎法与归纳法,同步运作?”出于这份最原始的“怪问题”、“好奇”,并“假装”可能;于是,我开始寻找“让大脑同步运作的训练方式”。

  当时,找遍了市面上所有的相关书籍,都找不到答案,都没有我想要的“训练方式”。后来,我自己萌生出一个怪念头:“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?好像可以?那…试试看吧!”最终,我完成了这份“怪异到极点的思考训练”,同时,也从此改变自己的“思维方式”,我称之为“动态思考”,我自创的“武学”。

训练步骤Part1:

Step1:找一本不到页的书。(建议,别破百页,不然容易发疯)

Step2:把书的“封面”、“目录”,撕掉丢掉。

Step3:把“胶装边”裁掉。

Step4:把“页码”涂掉。

Step5:把内文的“章、节、项、次的所有标题”都涂掉。

Step6:像“洗扑克牌”那样,将所有的顺序打乱。

至此,前置作业完成,它变成“混乱、无序”的一堆杂纸。

训练步骤Part2:

Level1:每读完1页,20字内,下标题。

Level2:终极目标,训练到“10字内,下标题”。

训练意义:这一整页的资讯,就只讲“一件事”For强化归纳法。

训练步骤Part3:只看自己所下的“标题”,“依序”,将书重新组装回去。

Hell1:组装,不顺,会忍不住想改“标题”。

Hell2:组装,不顺,会忍不住想改“次序”。

  为什么这种训练方式,会带来“地狱级”的“苦思”?假设,改动次序,将第3页改到第15页,那么,“第15页,该放哪”、“哪页要调来第3页”,只要改动次序,就会体验到什么是“牵一发动全身”。如果,要合理地安排,形成具“逻辑性、连贯性”的次序?除非,大脑能够“同步思考”这个标题,彼此之间的关系;除非,大脑能够让“演绎法”与“归纳法”,“同时运作”。否则,这本书,是没法组装回去的。

  年的夏天,从没玩过,不知道这到底会有多难,所以,很白目地拆了一本约“页”的书。最后,我的房间内,墙上、书桌上、床上,散落着一页又一页的纸,拿着笔在纸堆里涂鸦,玩着“四处连连看”的游戏。吃饭在想、上厕所在想、睡觉也在想…不断地想着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,只为了:要在“无序的状态”中,找出“秩序”。

  这个过程?人,很容易陷入“疯魔”的状态。我当时,整个人,状况真的变得非常不对劲,周遭的朋友,以为我是不是“疯了”,我也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发疯了,深陷在“无序”与“秩序”的问题中,无法抽身。

  最终结果?当我把这本书组装回去时,我早就不记得上次吃饭、睡觉…具体的时间,精神,也已经跟肉体脱离很长一段时间,身体状态,跟瘫痪没两样,像是大病一场似的。But!我非常确信,我猜对了、我赌对了: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大脑的运作方式;我真的可以让“演绎法”“归纳法”,同步运作。我从此改变了自己的“思维方式”。

  这种“演绎法”“归纳法”,同步运作的方式,我称之为“动态思考”。这是我自创的“武学”,创于年的夏天。

PS:

  后来,身旁许多朋友好奇:“你怎么变得跟以前…很不一样,说不上来具体哪里不同,但你想事情的方式,差异很大。”我半点没藏私,从头到尾,解释得清清楚楚。

  我身旁的朋友,许多人都被我“怂恿”,他们也都亲身尝试过了。最终,从头到尾做完这件“傻事”的,只有“1位”,其余…大概50位左右吧,都放弃了。完成这件“傻事”的那“1位”?他说“我终于知道,为什么你的思考方式,会这么奇葩的原因了。”放弃的50位?几乎不约而同:到底谁会这么“自虐”地干这种事?这是“人”会干的事吗?难怪你那时整个人的状态会这么诡异。这种训练方式,效果,应该是会像你说的那样没错,但…代价太大了,太恶心了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zp/5866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